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6598

《人民日报》刊发我校党委书记署名理论文章

2019-05-27 09:40:06来源:网院新闻中心
5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王洪元的署名文章《突出主体性 方能有温度有实效》,文中指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办好思政课,需要在实践中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又重视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

 

         \ \

       文章全文如下: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方面作用,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是思政教学实践中,关乎育人成效的重要课题。

 

  充分挖掘、激发并释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对于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至关重要。

 

  回顾过往,思政课建设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的认识和成功经验,为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和难题。比如,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克服教学目标不明确,授课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抬头率”和“点头率”仍不高的问题;如何提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避免课堂填鸭式教学,学生参与度不够的问题等。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办好思政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又重视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供给侧”,对整个教学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一方面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控科学的课程设计,运用有效的方法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增强主体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感悟、思考、探索的空间,在主动参与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接受者和检验者,既是“需求侧”,也是思政课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努力程度与参与深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实现学用相长、学以致用。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注重发挥政治导向作用,不断提升学生政治素质,让青年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发挥思想导引作用。以史引信,通过讲述历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方向,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以例引论,通过开展案例式教学,加深学生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以表引理,通过开展问题式和专题式教学,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辨析,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看清楚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

 

  同时注重发挥观点导学作用。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磨课、研课、赛课”及“微格教学”等方式深化教学内容研究;通过“对话式”“论辩式”“一讲一结卡”等改革推进教学方法创新;通过组织专题发言、小组合作式研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对社会热点问题各抒己见的机会。还注重发挥实践导行作用,通过探索“微电影、微作品、微公益、微访谈、微调查”等“多微教学”模式,创办“吾爱历史”公众号等,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在体验中真学、真用、真信。

 

  未来,我们也将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继续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在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上下功夫,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