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我校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科技司司长郝育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尹伟伦,老教授罗菊春,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彭有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以来,北京林业大学迅速响应,践行“四个服务”,主动担负重大使命,紧密围绕重大国家战略需求,统筹全校资源,集中科研力量,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具体举措。国家林草局将从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涉林涉草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北京林业大学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针对研究院下一步建设,他强调,一是要主动对接新时代黄河流域发展新战略新布局新要求,准确把握中央对黄河流域重大国家战略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二是要着力破解黄河流域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围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立足黄河流域区域发展,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实用技术研发,攻克技术难关,提供技术支撑。三是要大力培养符合战略需求的林草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优势,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大力培养高端人才,努力造就一批林草领域的高端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校党委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理事长王洪元主持座谈会。他指出,学校把服务黄河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去谋划,作为事业发展重大机遇去抢抓,接续写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针对下一步工作方向,他要求,一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科技前沿、面向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黄河流域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研攻关和社会服务,以此带动全校进一步增强落实“四为”方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把服务黄河作为我校培养中青年优秀教师的重要平台,以此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驱动我校形成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的工作格局。三要奋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把服务黄河战略作为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质、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以此为黄河流域9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培养一大批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校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安黎哲从4个方面介绍了黄河研究院发展建设总体情况。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主动对接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二是强化能力建设,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是强化咨政建言,持续打造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四是强化协同创新,有效支撑学科建设与交叉融合。他指出,研究院将尽快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继续推进新型高端智库建设,有效发挥科技平台支撑作用,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继续强化产学研合作。
据介绍,研究院成立以来新批复立项各类项目219项,总经费80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35项。主要围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调查、三江源生态建设效益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估、重要湿地生态功能调控、防护林结构与功能优化、开采矿区生态修复、城镇人居景观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与服务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奖励14项。与沿黄流域11个地方政府、5所高等院校、4个相关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支撑服务区域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打造了《黄河生态文明绿皮书》品牌,目前,在全校90名教师和40余名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首部绿皮书——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已经编撰完成,即将付印。绿皮书全面梳理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最新进展,包括1个总报告和30个分报告,分为生态保护和治理篇、高质量发展篇和黄河文化篇3个篇章,内容涉及26个领域,总字数达35万字。
座谈会上,彭有冬、郝育军、王洪元、安黎哲共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沈国舫、尹伟伦、罗菊春等多位院士专家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林草行业优势,为研究院建言献策。
黄河研究院专家代表、全国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水土保持学院教授朱清科介绍了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和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难题和下一步攻关的重点。
黄河研究院专家代表、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雷光春介绍了中国滨海湿地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研究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等黄河生态保护国家林草重点实验室的相关工作。
黄河研究院专家代表、副校长、园林学院教授李雄代表黄河研究院人居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从系统开展黄河流域重要区段的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规划、精心打造黄河流域重要节点的景观示范样板等方面介绍了该中心的工作。
有关职能部门、黄河研究院各中心基地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