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6598

我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内部绩效评价工作完成

2021-09-23 17:38:43来源:网院新闻中心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是深化科技改革后的国家重要科技计划,主要围绕国家战略,对接国家需求设立,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十三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课题61项,近期我校组织对到期的4个项目进行课题绩效评价。

  

  该项工作于今年4月启动,历时近6个月,制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下设课题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试验示范基现场查定方案并上报科技部,成立由分管校领导李雄副校长牵头,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对课题任务完成情况和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具体工作分为课题自查、课题绩效评价和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材料准备和提交三个阶段。

  

  赵秀海教授主持的“东北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由我校牵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2017年7月启动后,科学诠释了东北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破解了植被与土壤生态功能之间的时滞效应,量化了森林生态服务能力及其时空格局。在基于结构化经营的森林定向恢复与重建技术、退化次生林的顶级群落人工恢复技术、土壤调理剂提升火烧迹地土壤肥力技术、兴安落叶松促生复合菌剂制备技术、基于多目标管理的生态功能提升技术、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进程水源涵养服务评估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东北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提供了科技支持。

  

\

“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

  

  赵廷宁教授主持的“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项目由我校牵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宁夏大学、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项目实施4年来,按照“理论研究”—“技术研发”—“集成示范”的思路,在煤炭开发对区域生态安全影响途径和机制研究、采煤迹地地形与新土体近自然构建技术、矿区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矿区沙尘防控材料与技术,采煤迹地植被重建与保育技术、表土资源采贮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化工基地贺兰山汝箕沟大峰露天矿等地进行了集成示范,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的生态修复与生态安全保障提供样版和科技支持。

  

  \

“人工林重大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

  

  骆有庆教授主持的“人工林重大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于2018年6月正式启动,由我校牵头,中国林科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项目实施三年来,在林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测与预警关键技术、林业生物灾害无公害共性关键防控技术与装备、重大林业病虫害的分子生态调控技术、基于群落和景观的林业生物灾害生态调控技术、人工林火灾监测预警、扑救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遏制人工林重大灾害的发生与发展,为保障我国人工林安全提供了科学支持。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从事林业灾害防控研究的高水平人才,为“十四五”工作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油松等速生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

  

  李悦教授主持的“油松等速生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由我校牵头,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林业大学、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项目实施三年来,在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湿地松等国外松体胚发生等高效繁育技术、国外松低强度低频高效促脂技术、刺槐优质高效苗木繁育技术和速生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云南松、思茅松和细叶云南松高效培育和多功能利用技术、樟子松人工林全经营周期密度动态调控技术、泡桐大径级高干良材高效培育和高效农桐复合经营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我国重要树种建筑材林的高效培育提供了科学支持,对我国人工林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我国木材的储备与战略安全。  

 

      据悉,4个项目分别对下设课题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查验,并在审查资料、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后,对课题研究任务与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取得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成果整合和凝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各课题均顺利通过绩效评价,着手准备向所属专项中心提交科技报告等材料。

 

       评价工作邀请了科技部和国家林草局的领导对项目进行指导,项目评价专家由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构成。我校副校长李雄教授出席绩效评价会,科技处负责人、项目参加单位科技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各项目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和项目团队骨干代表参加绩效评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