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6598

回溯定格的瞬间,感受平凡的温暖

2022-06-11 07:48:12来源:网院新闻中心
近期,北京经历了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我校按照上级要求,采取封闭管理防控措施,坚决守护“无疫校园”,有力保障了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本轮疫情进入扫尾阶段,我们跟随小编的镜头来看看封闭校园中那些定格的瞬间,听听小编们讲一讲幕后的采访故事,感受在校师生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北林风貌。

  

临时“床铺”,筑起坚强防线

 

  “你也进驻了?”成为这几天校内老师们打招呼的常用语。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正常开展,三周来,全体校领导、疫情防控单位的212位教职工和负责后勤保障的181位工作人员进驻学校,吃住在校、同心抗疫,办公室的床铺成为往常难得一见,如今经常可见的风景。

 

\\\\

 

  “这个床铺可不是临时的,但是疫情期间却成为了24小时的零时床铺。”为了加强值班值守和校园巡逻,保卫处的男性干部全员驻校,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巡逻和值守,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守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谁累了,就躺一会儿,用零星的时间打个盹,醒了继续干。”保卫处的蔡庆杰说。

  

  辅导员们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群体,除了家在疫情封控区和管控区的之外,全校94位辅导员全部坚守岗位。他们是守护学生的明灯,用深夜办公室的微光告诉学生们坚守的意义;他们是贴近心灵的师长,用促膝长谈的陪伴安抚学生们在疫情、答辩、就业等多重压力下的焦虑内心。他们最难忘的瞬间,是在听到学生交流时惊讶地问“老师,您就睡这个板床啊?!”时,微微一笑说:“办公室,挺舒服的。”

 

  水保学院的谭文斌是第二批入校的老师之一,当天得知要入校之后,他就提前找朋友借了一张床。晚上9点多入校后发现床太小,自己一个大高个儿,没法儿睡在这么小的折叠床上。于是他灵机一动,“征用”了档案室的图书,花费了一个多小时想办法搭了一张床,作为给自己“六一儿童节”的礼物。“挺好的,我平时就喜欢读书,现在是真正的枕书而眠。”

 

  睡在办公室是再正常不过的,但睡在垃圾站却实属少见。为了保证全校师生的生活垃圾正常运出,5位保障人员干脆睡在了工作岗位上。坚守一线的是住在厨余垃圾站的张永祥,“疫情期间,每天要处理厨余垃圾1.5吨。及时清运处理,才能保证所有在校师生的干净环境,我怕如果住在宿舍里面,万一被封控住,谁来处理垃圾呢?我就搬到垃圾点住,不苦不累,我安心。”和张永祥一样,住进校内的后勤保障人员,在垃圾站、锅炉房、设备间……都搭起了简易床铺,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了驻校护校的抗疫之旅。

 

  

普通一员,“手”护大美北林

  

  19轮,1600多个环境采样点位,105963人次核酸采样。截至目前,31位校医院的医生护士在本轮疫情防控中交出的这份满意答卷,都是一双双手用一次次重复的核酸检测换来的。

 

  他们之中,有年轻的妈妈们。4、5岁的孩子离不开妈妈,吵着也要跟着她们一起住进校园,每次她们去做核酸,小家伙们都会故作坚强的说:“妈妈,你们放心去吧,我们自己能行。”王冲大夫的女儿喜欢听《孤勇者》,她问妈妈:“你们是黑暗里逆行的孤勇者吗?”王冲摸了摸女儿的头:“我们是逆行者,但却从不孤单。”

 

  他们之中,有退休返聘回来的医生和护士。家里老人90多岁也需要人照顾,但只要学校需要,她们义不容辞,再次穿上白大褂,带上白手套,把所有对家人的牵挂留在夜晚视频中的千叮万嘱,“爸妈,等疫情过去,我推着你们出门遛弯。”

 

\\

\\

 

  “大白”与“小蓝”是校园中最美的两道风景,78位党员参加校内教职工志愿服务队,140位党员报名参与林大社区志愿服务,主动开展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秩序维护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达数千小时。学生党员们纷纷穿上“蓝马甲”,站在烈日下提醒师生佩戴口罩,守在食堂门口为师生测温扫码,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秩序维护,用实际行动回答新时代的“青春之问”。

  

  疫情期间,“保食洁”成为校园里流行的称呼,他们都是站在前线之前的抗疫者,用双手护卫着北林师生的健康。5月的北京,烈日炎炎,食堂后厨经常达到高温32、33度,拉面的热水锅、炒菜的高温炉,后厨的师傅们每天都在这样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工作,汗如雨下,准备一顿饭就要湿透全身,一天三顿,天天如此。但师傅们没有怨言,看到师生们吃上饭菜的笑脸,再苦再累也值了。

 

  同样默默付出的还有保洁员,卫生清洁、防疫消杀、消防安全的落实到位,都需要他们每个人的坚守。垃圾驿站的分类和清运员周德生,在一次垃圾清运中,手不小心被铁签子扎了,还感染了手臂。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甚至也没有和别人讲,简单包扎一下就继续工作了。“手上的伤口,是疫情留给我的奖章。”

 

  说到手的故事,还不能忘记了点击鼠标的手。信息办实施24小时值班,网络安全值班人员每天对学校主页、电子邮件、图书馆、教务系统等进行巡查监管,对全校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应用系统梳理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及时报告,妥善处置,确保了重要时段实现“零安全事故”目标。

 

\\

\\

 

  

平凡的小推车,传递爱心和责任

  

  校园里的另一道风景是小推车。消杀物资、实验用具、宣传用品,都会用到小推车,而小推车的故事要从艺术设计学院数艺19班的钱晓洋同学讲起。“看着空荡荡的宿舍,没想到寒假离校前说的‘再见’,可能是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了。”在得知因为疫情,宿舍的同学可能无法返回学校打包行李时,钱晓洋决定开始一个人的战斗,一人一车,九个箱子,承载了宿舍六个人的大学回忆,在邮回舍友家中的同时,也把爱心传递到了每个人。不只钱晓洋,还有很多在校同学主动帮助毕业学长学姐打包行李,一趟趟装载行李的小推车,见证了疫情下的同窗友谊与特殊毕业。

 

\\

\\

 

  “宣传板真够沉的。”几个小姑娘在叹气之余,又坚毅地挽起了袖子。为了营造同心抗疫的良好氛围,宣传部在全校范围内的18个点位制作了35张宣传标语。但是易搬运的易拉宝短缺,能够替代的宣传板又是铁疙瘩,搬不动只能靠小推车。“板子个头大、一次推两个;但是我不怕,人多力量大。”她们边推着还边说着随口编的顺口溜,口罩下的一张张笑脸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

 

  疫情期间,学校坚持“一事一议”原则,在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竭尽全力满足师生科研需求,108间实验室先后获批开放。为了避免气瓶及危化品在校园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学校购置专用工具,配置了专业的气瓶运输车和危险液体试剂转运箱,小推车派上了大用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还简化申请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加大危废处置,用线上申请让师生少跑路,用点对点配送实现校内师生全程“不交叉”“无接触”领用,组建临时督查队开展检查巡逻,加大督查整改。正如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刘洋所说:“疫情期间,大家都想出点力,我们就想在遵守疫情防控政策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师生需求,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

 

  这轮疫情期间,还有很多发生在校园的感人瞬间触动心弦,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全校师生用自己的忘我付出和全力奉献,带来战疫胜利的希望和力量,洒满校园的有光、更有爱。

 

  北林加油!